武松第一次提到招安时,是在第三十二回孔太公庄上,与宋江同榻时,原话是这么说的:……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那时候,他正打算去二龙山入伙,所以说了这样几句。
武松之所以想到招安是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本心向好,还是想做主流社会里正常的人,谁也不是天生做贼的心肠,事实上,大多数梁山好汉都是被迫的,若能做好人,谁愿为盗贼?而在当时看来招安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第二个原因,武松出身寒微,知识文化储备不足,见识自然也受到了限制,再加上二龙山当时力量还不够强大,虽然比桃花山、白虎山强去很多,但相比后来的梁山声势就差远了。如果说后来的梁山可被称为农民起义军,那么二龙山还只是盗匪的概念,武松也只能视其为暂时的安身之所,等待有机会招安归正,别无他法。
上了梁山以后,武松为什么又反对招安了呢?他的思想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武松是个很聪明的人,施耐庵笔下的武松几乎完美,唯一的遗憾是他早年因为家庭贫寒,可能没上多少学,知识上有些欠缺,这势必会对他的思想见识有限制,但是,尽管如此,他依然敏锐地发觉了梁山上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