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鲁智深一直处于第一重境界,他有坦荡无邪的赤子之心,毫无挂虑,心中无我。《红楼梦》里宝钗曾讲过一首《寄生草》的曲子,唱的是鲁智深告别师父的情景,其中有一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倒真的很切。想必这曲子的作者是很懂得鲁智深的,那个叫宝钗的女孩也很懂他,不知他明白也否。
在杭州六合寺,半夜听到钱塘江的潮信响,他才第一次有了自我的认识。直到圆寂,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他经历了第二重境界到第三重境界的瞬间升华。也就是说他的一生大多数时候滞留在第一重境界里,后两重境界是同时完成的。
武松恰恰相反。在书中,我们没有看到武松的第一境界,他一出现就已经是第二重境界了。他有很强的自我,他在乎的东西太多,他在乎名誉在乎身份在乎感情等等,因为在乎的多,因而烦恼心也就重。所以,相比鲁智深,武松有太多的痛苦和纠结。但他又不是个喜欢耽于纠结的人,所以我们看到的他总是在痛痛快快的打打杀杀,他想要用他的那把好快刀斩断一切烦恼丝,可是‘抽刀断水水更流’,烦恼哪里那么容易斩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