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税法
唐代中期以后实行的税收制度。唐中期,由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逐渐瓦解,租庸调法日渐荒废,朝廷财政收入因而锐减,只得加征地税和户税,以缓解财政危机。
建中元年(780年),唐德宗采纳宰相杨炎建议,始行“两税法”。即取消租庸调及杂税、杂徭,一律改为征收地租、户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全国的各种赋役、杂徭总税额为基数,分摊到各地。各地官府则根据分配的数额,按本地耕地面积摊征地税,按户等高下摊征户税。地税征收谷物,户税纳钱。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于六月前征收,秋税于十一月前征收。两税法由此得名。不论主户、客户,一律在现居地入户籍纳税。无固定居处的商贾,由所到地官府按其收入征收1/30的商税。两税法适应了地主庄田经济发展的趋势,整顿并解决了朝廷财政收入问题;按资产和土地征税,相对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两税法只看资产,不问人丁,减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客户亦可脱离主户自立户头,使客户身份有所提高,利于发挥农民生产积极性。两税法的实施,有利于增加朝廷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