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透过奴隶累累的尸堆,大声喊出了“我们还决不是奴才”。东北作家也在呼喊:“我们决不是奴才。”鲁迅先生和他们的心是相通的,这就是奴隶们的心。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进步文学的命运是险恶的。在白色恐怖的摧残下,左翼文化艰难地顽强地战斗着,鲁迅先生的内心也是寂寞的。在这个时候,《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来了,令鲁迅先生欣喜不已。他清醒地看到了它们的价值。它们是此刻最急需、最适时的文学作品。它们的价值是极大的。它们像黎明啼晓的雄鸡一样,宣告着全国抗战文学新的一天的到来。
[1] 周立波:《一九三六年小说创作回顾——丰饶的一年间》,《光明》1937年第2卷第2号。
[2] 乔木:《评〈八月的乡村〉》,《时事新报》1936年2月25日。
[3] 胡风:《生人的气息》,《中流》1936年第1卷第3期。
[4] 王统照:《编后记》,《文学》第2卷第8号。
[5] 张春桥:《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大晚报》副刊《火炬》1936年3月15日。
第二章 历史的回顾与沉思
一、雄鸡在黎明的啼晓
“东北流亡作家”一经诞生,就肩负着一个重大的使命。它开掘着一个新的文学疆域,又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去照搬,只能走自己的路。这条路便是对“五四”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他们的创作,鲜明地体现了时代性、民族性和革命性,有一种迈向未来的气势。它紧贴时代,反映现实中的东北社会生活,以再现“人生”为使命,突出“抗日救国”的历史生活本质。这是“东北流亡作家”创作的精神主旨。它及时而深刻地将民族危亡的“唤醒”精神与东北现实生活相统一,体现了“五四”现实主义文学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