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上研究可以看到,儒家的“仁”以“爱人”为核心,侧重道德情感、规范、境界;“智”与“知”相通,侧重道德理性与认知,两者各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从而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具体内容产生深刻影响。
(二)“仁”与“智”的关系
“仁”与“智”的关系在儒家思想中呈现出内在统一性,两者相得益彰。有学者指出,对孔子思想中仁与智关系的表达有三种。第一种是仁、智、勇并列,即“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
·宪问》)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第二种是仁者、智者并列,即“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第三种是“仁且智”,即“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乎!”(《孟子·公孙丑上》)“仁且智”还呈现出另外的一面:仁具有独立性,自身圆满,而知虽重要,但是仁的手段,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①一方面,仁智的统一性表现为“仁中蕴智”。另一方面,仁智的统一性表现为“智中涵仁”。最后,仁、智统一的最高形态——仁且智,是儒家圣人的实践标准和理想境界。②此外,“仁智双彰”构成了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