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级指数来看,部分产业退出导致劳动力市场局部供需不平衡,供需指数下降,从2013年的55.6下降到2014年的52.1。与此同时,岗位黏性和工资黏性效应凸显,价格指数和流动性指数比供需指数的波动滞后。供需决定价格,劳动者收入指数从2014年的66.0下降到2015年的61.5。前期国际市场冲击的负面影响需要消化期,2011年以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滞后影响开始逐渐减弱。其次,政策层面对劳动力市场趋向均衡的负向效应减弱,其减弱力量源自两重因素:一方面是政策落实期的结束,另一方面是新政策调整的逆向作用。尽管收入差距仍在不合理区间,但是已经在各个指标上呈现缓步收窄的特征。流动是实现新的均衡的有效途径,部分劳动者需要流动到其他岗位需求量大的地区才能找到新工作,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增强,流动性指数从2014年的65.7上升到2016年的68.3。
图2-13 2007—2016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指数
冲击发生之后,劳动力市场平衡性总指数及二级指数回到冲击前的时间在1~3年之间。2007—2016年的两次冲击中,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最为显著,劳动力市场平衡性指数在2008年降到谷底,为50.4,之后在2010年回复到58.8,与2007年的水平基本持平。第二次冲击持续时间更短,劳动力市场平衡性指数在2014年略有下降,之后回复到冲击前的水平,波动不显著且波动期只有一年。从二级指标来看,首先,对冲击反应最为敏感的供需指数在2009年降至最低,为46.4,在2010年基本回复到危机前水平,为68.1,与总指数一样,也是两年回复至原有水平。第二次冲击对供需指数的影响在2015年回复到2013年以前的水平,回复期为两年。其次,价格指数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之后的第三年回复到原有水平,而从第二次冲击中回复到原有水平的时间为两年。流动性指数和政府治理指数受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而且总指数的平滑效应主要靠流动性指数和政府治理指数拉动,或者说总指数之所以较供需指数和价格指数更加平缓,原因在于有序流动和高质量政府治理有利于提升劳动者应对冲击的能力。图2-14对总指数、供需指数和价格指数的回复周期进行了对比。